提桶上秤,打开盖子,身份自动感应,自动识别垃圾类型,自动评价,摄像头抓拍后点击上传……近日,嘉兴市首个农村里的生活垃圾AI识别智能评价秤在秀洲区王江泾镇上线,通过搭载收运车,实现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定时上门收集、称重及AI自动评价一“键”到位,无需进行人工操作,让农村垃圾分类更智能。
为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实现精细化、数字化管理,全方面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实效,近年来,王江泾镇紧跟数字化改革的步伐,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垃圾分类从源头投放、收集、运输全流程智慧管理,全方面推进垃圾分类数字化“智”变。
近日,王江泾镇承天世纪花园小区居民陈美芳拎着厨余垃圾来到垃圾房,只见垃圾房无人值守,她在垃圾房前通过人脸识别后,柜门自动开启,她将垃圾投入对应垃圾桶后,投放点柜门会自动关闭,全程智能自动化推进,既便利又干净。
垃圾分类投放设施是垃圾分类源头工作的重要基础,不仅体现了社区垃圾分类的效果,还是影响居民自主分类投放的“晴雨表”。去年以来,王江泾镇升级改造垃圾分类设施,引入AI无人化智能一体式亭房,探索无人值守模式,以自动破袋、自动识别、自动换桶、24小时智能督导宣教、AI实时纠错等智能化优势,开启了垃圾分类数字化治理的新局面。
据悉,AI无人化智能一体式亭房在无人值守模式下,依靠“黑科技”实现“机器换人”,当居民将整包易腐垃圾投入小区内的垃圾房中,智能装置将会自动提拉破袋。其后,分拣装置还会将外包装袋移至其他垃圾桶中,智能装置在垃圾桶满溢后将会启动自动换桶传送,极大的提升了居民自主投放热情。
“该亭房由AI督导机器人‘值守’亭房外部,动态监控违规投放行为,并准确发出警报,通过智能摄像头语音提醒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实现由‘人防’向‘技防’的转变,为居民提供干净、整洁、便利的投放环境。”王江泾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针对老旧散落居民小区撤桶设点的难题,王江泾因地制宜,创新垃圾分类“移动定时定点”投放新模式,采用移动式垃圾分类智能投放车,消除垃圾分类盲区。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可以有效提升垃圾分类的效率和管理质量。“源头分类模式的创新应用,简化了居民投放流程,提升了居民投放垃圾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在管理上也大大降低了督导、宣教、巡查等人力投入,促进王江泾的垃圾分类工作更高效、更有序、更便民。”王江泾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数字化垃圾分类,不仅仅体现在源头投放方面,后期的垃圾收运也不乏“智慧”助力。王江泾镇采用定制化专车清运,有效杜绝了垃圾混收混运,把好生活垃圾分类的“收运关”。
“我们在每辆收运车里统一安装摄像头、GPS定位设备、智能称重系统等,收运过程中产生的收运时间、收运线路、垃圾重量等动态数据会同步上传至数字化运营平台,实现收运全链条智慧感知及调度,进一步强化监管约束作用。”王江泾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农村垃圾分类收运环节,同样施以数字化“巧劲”。王江泾镇上线了集智能定位、身份识别、实时称重拍照、AI质量评价及信息联动管理于一体的农村里的生活垃圾AI识别智能评价秤,有效补足了农村垃圾分类设施设备短板,成功解决了环卫人员收运效率低等问题,极大方便了王江泾农村垃圾分类收运工作。
“根据居民实际分类情况,还能自动进行‘优、差、空桶’的识别评判,识别准确率高达98%,评价数据通过设备上传至管理后台,不仅简化了收运评价流程、提高了收运效率,还避免了人工操作失误、分类数据混乱的情况。”王江泾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垃圾分类工作涉及各类设备、人员、事件等,十分琐碎复杂。为了确认和保证全面、长效的运营监管,王江泾镇构建了数字化运营平台,将垃圾分类全环节的数据归集分析,提升垃圾分类运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上的水准和效率,进一步实现王江泾垃圾分类“全民参与、智慧监管、精准溯源”的新局面。
投放时计量和质量管理、运输车辆位置信息采集、终端计量信息采集等,可实现“可视化展现、针对性查找、全面化覆盖”;“AI+数字化平台”将整个垃圾分类过程中采集的业务监管数据与作业考核数据来进行信息化、智能化整合分析,形成全方位数据报表,为下一步工作规划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建设全流程、智能化监控体系,王江泾镇实现对垃圾分类各环节工作的可视化监管。
依托数字化运营平台的精准溯源、精确管理,王江泾镇垃圾分类工作大幅度的降低了管理成本,突破了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源头数据缺失、无法全程溯源、公众参与不足的瓶颈问题,稳步提升居民源头分类准确率,实现居民分类参与率100%,通过开展积分兑换激励和上门宣传劝导等措施,持续提升源头分类准确率。
垃圾分类智能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解决了以往垃圾分类工作人力资源不足,社会成本高等问题。下一步,王江泾将持续推动数字化技术与垃圾分类的场景生动融合,强化科学技术赋能,还将探索更多符合自身实际的新路径、新模式,致力成为具有王江泾特色的数字分类提质增效示范样板,促进垃圾分类向现代化、规范化、长效化等方向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